进京落户档案转接流程简化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可以实时查询了……细心的办事群众发现,人力社保业务办理流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自今年7月以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人事职称公共服务平台着眼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政策落地,在全局范围开展了“局处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局处长们以群众的身份,线上、线下全程体验人力社保业务办事流程,以群众“懂不懂”、流程“通不通”、体验“好不好”为标尺,查找经办服务中的“痛点”“堵点”。对走流程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截至目前,共完成了129个服务事项的走流程。一份《关于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的文件也悄然出台。
31条“铁令”15项已经落实到位
与其说是一份文件,不如说这是一份任务清单:总共列出31项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部门,规定了完成时限,快的在今年9月底就已经完成,最难啃的骨头也必须要在明年年底前完成。
就在去年,小李通过人才引进获得了落户资格,却在办理调档手续时遇到了麻烦。他的档案被委托存放在了区公服中心,落户之后还要继续在公服中心存档。按规定,他需要先把档案转回老家去,办好户口后再从老家调回来。因为离开老家时间比较长,这个手续办起来十分复杂,来来回回往返3次才算办妥。对此,小李颇有怨言:“明明档案已经在这里了,将来还要继续存在这里,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地调回去再调回来呢?”
小李的抱怨和不解不无道理。北京市档案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自己在走流程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随即被列入了任务清单的第10条。10月下旬,《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制定出台,政策简化了进京落户档案转接流程,像小李这样的情况,不再需要把档案转回原籍,各区公服中心将直接把进京落户审批材料归入本人档案,继续提供档案服务。
外地在京人员北京购房、汽车摇号、子女上学等事项都需要社保权益记录,虽然这份材料早就实现了网上查询并打印,但必须提前一天定制,且每天只能打印一次,每个月1至4日因为系统维护还不能查询。这给参保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
北京市社保中心主任在走流程时,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切身的感受,将其列入任务清单第19条。很快,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进行了优化:相关功能实现了实时查询,不再限定打印次数;养老、失业、工伤三险记录可查询到前一日,且全月均可查询,不再受每月1至4日系统维护影响。更让用户意外的是,就连登录方式都改进了,除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外,还能用微信、支付宝登录,特别方便。
对照任务清单可以发现,办理居民养老保险清算,取消了村(居)委会盖章环节;“评标专家增选工作流程”取消了现场审核环节;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实现当月受理、当月鉴定、当月出具鉴定结论……31项措施中的15项已经落实到位,其余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24项场景式服务一站解决全程手续
人民群众对便捷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变,干部的工作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被动应诉”到“主动去办”,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凡事想在群众“诉”之前,心里装着更多责任,装着更多群众利益。
曹女士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开了家鲜花店,档案存放在某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今年7月的一天,曹女士收到公服中心寄来的挂号信,信中详细列出了申请退休的注意事项,还提醒她留足时间提前准备。“也没个单位,办退休这事要是没人提醒,还真给忘了。”曹女士按照挂号信上的提示,提前准备好了各种资料,10月份顺利办完退休申报手续,就等着养老保险部门批准后,踏实享受待遇了。
在北京,和曹女士一样的灵活就业人员还有几十万人。他们对退休办理常常毫无头绪。通过“局处长走流程”,本市将对现有养老金领取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进一步推进“职工退休事项场景式服务”,做到退休提前提示、提前确认,方便单位和个人及时关注缴费和人事档案情况,留给单位和个人充足时间办理。
和“职工退休事项”类似的“场景式服务”还有23项。这也是“局处长走流程”的一个创新之举。它以服务对象的感受为出发点,整合关联事项,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持续优化工作流程,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现在,市人力社保局网站已经开辟了“场景式服务”专区,点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含灵活就业)”“失业”“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这些按钮,就能一站办完全程手续。
深入开展走流程下好先手棋
“走流程要伴随各项工作始终,不能有半点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任务的落实,及时总结走流程典型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面对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局处长走流程”的发起人,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熙对全局提出要求,要继续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下一步,要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深入开展“局处长走流程”,推进“最后一公里”更顺畅、更优化,提升数字政务服务水平,推进“跨省通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尽快落地见效,持续开创人民群众满意的首都人社服务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