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部上线“智慧工地”系统 “文化粮仓”施工实现精细化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剧院项目,预计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钢结构封顶。探访发现,项目部近日上线了“智慧工地”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让工地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到违规、听得到噪音、闻得到粉尘,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施工。
城市副中心剧院是位于大运河畔的“艺术宫殿”,又名“文化粮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北投集团是城市副中心剧院全过程代建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据介绍,剧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建成后可容纳约5500人,包含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多功能厅和室外剧场,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建筑外观简约现代,室内空间划分科学合理,内部装饰典雅精致,未来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
在剧院项目在建工地西侧,一栋二层小楼就是“智慧工地”的展厅。进入室内,首先见到的是一座3D全息沙盘,“剧院拥有5个大层,结合不同演出场地的需要,每个大层间又设计了4至5个夹层,这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相关负责人介绍,3D全息沙盘能帮助技术人员对于项目重点、难点,异形结构,管线综合等进行可视化交底,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大保障了工程质量。
“智慧工地”系统功能强大,展厅内安装了8个大屏,实时展示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物料、劳务、施工环境等多维度采集到的数据,同时进行快速分析,将结果推送至项目部会议室,帮助技术人员即时掌握工程进度。
在工地,每走一段,抬头就能见到一排电子设备,里面除了摄像头,还有大气检测设备,可以将图像和数据传回“智慧工地”系统。“它们就像工地的‘眼睛’和‘鼻子’,让工地聪明起来,看得见违规操作,闻得到空气污染。”不仅如此,在高达数十米的塔吊顶部,也安装了智能设备,每一个塔吊的转角、吊重、荷载比、力矩比以及高空的风速,都能被实时监测,防止塔吊之间产生碰撞。
城市副中心剧院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实现工程竣工。作为世界级的文艺演出场所,城市副中心剧院不仅服务首都,还将辐射津冀地区,未来将呈现一批弘扬中华文化、包容世界经典、张扬民族气质、引领时代潮流的优秀文艺作品。(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