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变身智慧化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 昔日亚洲最大构件厂转型升级 服务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
电子接单、电子派单、全程跟踪,像点外卖一样生产楼板与门窗,成型后用于城市副中心建设。位于南六环的北京建工新材大兴厂区,前身是1958年投产的北京第一建筑构件厂,曾是亚洲最大的构件厂。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生产方式面临转型升级。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老构件厂正变身智慧化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服务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地的建设工程。
“提起第一构件厂,当年可是无人不知。”说起62年前的历史,毕业后就来到这里的老顾问张小力如数家珍。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955年,北京开始筹建第一建筑构件厂,并于1958年正式投入生产。这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起来的北京市第一家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也曾是亚洲最大构件厂。“投产十年间,厂子共生产各类构件总计约47万立方米,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兴建的第一批‘十大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不少构件都产自这里。”
时针拨转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建筑业步入大发展阶段,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拿对构件尺寸精度的要求来说,最初是厘米级,后来是毫米级,如今盾构管片已经到了0.1毫米级,只能容忍‘细如发丝’的偏差。”张小力坦言,每一次变化对构件厂而言都是一次新挑战。
“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主动转型升级。”北京建工新材公司总经理吴赞说,2000年后,老构件厂开始向“地下”转型,进入全新的盾构管片生产领域,生产从直径6米到直径6.4米的管片。2016年开始,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东风”的到来,第二次转型再启动,老厂房被改造成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将楼板、门窗等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标准化,还建立起了一套智慧管理平台。
在现场看到,这套以大数据、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管理平台,就像是一个智能驾驶舱,不仅可以在线生成电子化订单,还能将订单直接派发下去并全程跟踪生产进度。尺寸是多少?哪些已经发货?哪些还在生产?废料有多少……所有数据信息都能通过智慧平台搞清楚,让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像点外卖一样便捷、个性化。
“除了大兴厂区外,我们目前还建立了南口、文安和玉田三个厂区,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供应可覆盖京津冀300公里供应圈,年产量能达到60万立方米。”吴赞介绍,这些装配式构件正大量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航城和雄安新区的建设。而未来,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还将实现自动生产和运输无人化,让建筑业真正插上智能的翅膀。(赵莹莹)